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8章 卫所制度

战争,比拼的不仅是军事素质,还有国力的较量,很显然,占尽中原及南方富庶地的大明占了上风。

随着元朝能一战的名将陆续陨落,再加上又因为挤压的生存空间,北元开始了内乱,孛儿只斤后代也开始互相残杀,黄金家族走入了结束。

……

随着农历五月的到来,端午节又近了。

可惜不放假,但对于蓝春来说无所谓了,他每天屁事没有,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吧,朱元璋看他不顺眼了。

蓝春也没有俸禄,就有文渊阁图书管理员的正八品的待遇,每年有个三十两银子,够个零花钱。

最近又没有什么事情,蓝春可就整天在朱元璋面前晃悠。

“蓝春,你将那盆花离朕远一些,花香呛鼻。”

“好的。”朱元璋说完,蓝春答应一声,就去搬花了。

“蓝春,去把这个文书送回吏部,重新裁定,并传朕的口谕,把户部侍郎传来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一上午,就如此被使唤来,使唤去。蓝春屁股都没有坐下过,就在皇城内外来回跑腿。

将户部侍郎传来后,可算能在旁边消停了,听着他们议论着政策,原来是在商议军户制度。明朝建立之初,是没有募兵制和征兵制的,只有世兵制。

为了让军队有固定的兵源,朱元璋实行军民分治,建立军户世袭制度。明朝户部将户籍分为三等:曰民,曰军,曰匠。民有儒,有医,有农民。军有校尉,有力士,弓、铺兵。匠有厨役,裁缝,马船之类。按《明史》所载:“皆以其业着籍,人户以籍为断,禁数姓合户为籍。”

随着兵源的稳定,朱元璋又听刘伯温建议,以唐朝府兵制度为蓝本,创建卫所军制。自京师至地方,皆立卫所。于是,世兵制的军士也全部编入卫所,任务有:守卫地方、屯田生产。

守卫地方城池之兵称守军,屯田生产之兵称屯军。屯军在屯田上生产收获的粮食,既供给自己又供给守军。

其中都督府所管仅是兵籍和军政,不能直接统率军队。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,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。打仗时,兵部奉旨调兵,并秉承皇帝意旨,任命总兵将官,发给印信。战后,统兵官交还印信,士兵回归原来卫所。

在明初,是非常的强力且安全,但现在,问题开始出现了,那就是逃兵!除了边军比较受重视,待遇好些,其他地方多多少少都会有逃兵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